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2000万人次,暑运期间再创新高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广深港高广深港高铁作为区域互联互通的铁跨“黄金动脉”,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境客记者从深圳铁路部门获悉,流突截至2025年8月21日,破万广深港高铁今年已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008.8万人次,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21日)运送客流达503.9万人次,暑运同比增长15.9%,期间日均运送旅客近10万人次,再创区域要素流动呈现“双向奔赴、新高高频互动”新态势。广深港高

  客流突破两千万,双城生活成常态

  据统计,境客2025年1月1日至8月21日,流突广深港高铁累计运送跨境旅客2008.8万人次。破万其中,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的高峰日达59天。数据显示,这些客流高峰全部集中于周末及节假日,这一现象清晰地表明,休闲娱乐、探亲访友、短途旅行等假日经济驱动下的出行,已成为客流攀升的主要动力。分方向看,香港发往内地旅客达976.1万人次,同比增长15%;内地赴港旅客达103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双向客流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在跨境运输中扮演关键角色。香港发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38.4%,而深圳地区发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38.8%,“双城生活”模式已成为大湾区居民的日常选择。

  “现在每周五下班后乘高铁去深圳聚餐,周日晚返港,比市内通勤还方便。”在香港中环工作的陈先生说道。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客流增长得益于“灵活车次+智能服务”模式,广深港高铁定期票、计次票服务,有效满足了商务、旅游、探亲等多元化需求。

  暑运客流超五百万,文旅融合添动能

  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21日),广深港高铁客流持续攀升,累计运送旅客503.9万人次,日均达9.7万人次。其中,周末客流占比达31.1%,凸显周末节假日出行需求对跨境运输的拉动作用。

  据了解,8月17日成为暑运单日客流最高峰,运送旅客达13.4万人次。当日恰逢明星歌手在香港、深圳两地举办演唱会,综艺活动效应带动跨城观演客流激增。分方向看,香港发往内地单日最高峰出现在8月9日,运送旅客6.6万人次;内地赴港单日最高峰则出现在8月17日,运送旅客7.6万人次。

  从客流结构分析,香港发往内地旅客中,发往广东省内占总比92.2%,其中深圳地区占总比38.4%,广州地区占总比34.3%;内地赴港旅客中,广东省内占总比78.7%,其中深圳地区占总比38.8%,广州地区占总比32.1%。这一分布既体现广深“双核驱动”效应,也反映大湾区城市群与内地其他地区的紧密联系。

  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客流增长得益于高铁网络优化、通关效率提升及大湾区文旅资源整合。

  多元服务升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广深港高铁在票务服务领域持续创新,全方位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票种方面,除常规单次购票外,大力推广定期票与计次票,为旅客节省大量购票时间与成本。购票渠道上,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旅客可通过官方网站与手机APP便捷购票;线下,车站配备自助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还安排“三语四通”“迎春花”服务队员提供贴心引导。

  深圳北站、福田站设免费充电设施,满足旅客电子设备充电需求;先进空气净化与新风系统,营造清新候车环境;母婴室、儿童区,为带小朋友的旅客提供便利;针对老年、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并配备专人提供帮扶,让出行服务更具温度。此外,深圳北站东广场设货币兑换窗口,解决跨境旅客“最后一站”难题,12306APP支持查询跨境列车实时信息与改签操作。深圳铁路从细节入手,不断创新服务,全力满足跨境旅客个性化需求。

  随着广深港高铁服务的不断升级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圈”将更加紧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

  摄影 田恬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签到
流汗 坏笑 撇嘴 大兵 流泪 发呆 抠鼻 吓到 偷笑 得意 呲牙 亲亲 疑问 调皮 可爱 白眼 难过 愤怒 惊讶 鼓掌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longshao:bianlia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