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安”,见字如面!

今天起

陪伴我们一年的早安广东“早安”

悄悄“焕新”了

这一次

镜头里的广东更“美”了

除了画面调为全屏

把美丽“放大”外

连文字都有了“穿越感”

新字体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

首次应用

让每一句“早安”都

浸润着东方美学

彰显岭南古韵

让每一天的开始

更温暖,更贴近

  字里行间

  与岭南的广东“最美相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珠江口,一句熟悉的见字问候如期而至,却有了不一样的早安温度与重量。

  今天,广东广东“早安”披上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的见字外衣,以六百年前的早安墨香韵脚,书写今朝的广东岭南晨光。

  这源自中华典籍的见字瑰宝《永乐大典》的一笔一划,不仅是早安字体,更是广东文明的刻度、历史的见字笔触,以及文化的早安赓续。

  广东不仅是广东经济大省,更是见字文化大省。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有着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特质。在每天的一声“早安”中,让千年华夏文明走出广州国家版本馆的高阁,化作屏间跳动的问候;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汉字“活”在每一天的晨曦里,沁润着日常,滋养着城市的文化肌理。

  ——横平竖直自带浩然之气

  ——起笔藏锋如谦谦君子

  ——收笔利落似岭南风骨

  ——转折承合兼具圆润与敏捷

  字里行间与岭南的“美好相遇”,就像起伏有节的镬耳墙,又或是“东南西北中,发展到广东”的海纳百川,甚至还是老广早茶一盅两件的怡然自得……可以说,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在广东“早安”的首次应用,是《永乐大典》的庄严典雅,融进广东的开放与温情;是沉淀的历史,活在岭南的美学符号;是厚重的浩荡典藏,焕发朝气蓬勃的问候。

从此,在广东

每一个“早安”都不只是问候

更是一次文化的小小唤醒

一场穿越时空的见字如面

  不仅是“复古”,更是“再生”

  今天焕新的“早安”有着浓浓的古典美,满屏的高级感,那是因为所采用的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自带600多年历史沉淀。

  8月16日,广州国家版本馆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永乐大典》字库——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

  这款字体以明代《永乐大典》“湖”字册为蓝本,从“千字千面”的嘉靖副本中提炼共性,精准定型32种基本笔画,统一笔形规范,并结合拼合技法,让每个汉字既保留部件的独立性,又浑然天成、气韵贯通。

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定型的32种基本笔画。

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定型的32种基本笔画。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

  此次发布的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包含常用简体字、繁体字及有关西文、数字、符号等字体,共42000个字符(含汉字、符号),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密码,满足了现代信息传播的多元需求。

图片

  于是,从广东的“早安”可以看得出,这些灵动的字符不仅是“复古”,更是“再生”:它优化了字重比例,让小屏显示也依旧清晰利落;它调整了布白节奏,让整体排版疏朗有致;它保留了雕版印刷的拙朴感,却因为计算机字库的存在,无碍现代数字传播。

  在这样古今交融的设计下,目前,广州国家版本馆和方正字库正发起“方正文沁公益计划”,免费授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公立文博机构等组织使用该字库产品,助力文博、研究、教育、展览等多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期待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

与各地风光碰撞

曾书写华夏文明的百科全书

如今也将描画岭南大地的晨曦日暮

你好呀,广东!

见字如面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签到
流汗 坏笑 撇嘴 大兵 流泪 发呆 抠鼻 吓到 偷笑 得意 呲牙 亲亲 疑问 调皮 可爱 白眼 难过 愤怒 惊讶 鼓掌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longshao:bianliang3#>